在制版印刷过程中,图像处理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环节,图像处理的方式和方法决定了图像的最终效果,而评价图像效果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每一张图片都无法赋予其精准的数量衡量标准,所以在整个数字工作流程中,图像处理只能在规范和规律性方面进行讨论,使得处理过的图像达到相对优化和所谓的好效果。
用于图像处理的电子文件基本上都来源于相机拍摄和物理原稿的数字化采集和转换。图像数字化转换过程如图1所示。在图像处理过程中,需要掌握几个重要节点,本文将分别进行分析。
图1 图像数字化转换过程
RAW图像处理
RAW图像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大优势是图像没有经过数码相机的预处理,图像信息是原始的,为后期处理提供了没有损失、安全的图像信息。
RAW图像处理提供了白平衡、曝光、降噪处理、清晰度、色调曲线等调整工具,合理组合使用这些工具,就可以控制图像的反差、层次、色调平衡、色彩、清晰度、噪点这些常用的视觉因素,从而实现按预期处理图像的目的。在此以Photoshop CC 2017的RAW插件为例,分别介绍这些工具。
1白平衡
白平衡的目的是纠正偏色,实现色调平衡,可以用R=G=B的等量值作为评价参考。
方法一
在白平衡选项中,选择不同的灯光来达到白平衡目的,如图2所示。
图2 白平衡选项
方法二
在色温和色调选项中,选择不同的数值来达到白平衡目的,如图3所示。
图3 色温和色调选项
方法三
在常用工具栏中选择白平衡工具(如图4所示),点击图像中白色的地方即完成了白平衡处理,如图5所示。
图4 白平衡工具图5 采用白平衡工具点击图像中白色的地方完成白平衡处理
2曝光
曝光是摄影中最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曝光是保证拍到高质量照片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摄影中,常常会产生曝光误差。使用曝光调整功能可以方便地调整RAW图像的曝光量,控制图像亮度,如图6所示。
图6 曝光调整功能
向右增加曝光,整个图像的亮度值增加;向左减少曝光,整个图像的亮度值降低。
3降噪处理
拍摄时如果光线较弱或者在图像处理时提高了色彩饱和度,就会产生明显的噪点,影响图像精细感。降低噪点是一件较麻烦的事,RAW插件中的功能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图7所示,通过对杂色功能中明亮度和颜色的调整,可以明显降低噪点。
图7 减少杂色功能
RGB图像处理
将RAW格式图像输出为RGB格式图像后,其图像处理需要从阶调范围、层次、色调平衡、色彩、细微反差几个方面予以控制。
1阶调范围
阶调范围是描述图像中最亮、最暗范围对比的一个概念。
图像常见的缺点是画面上缺乏最亮和最暗的像素分布,阶调范围不够宽。适当扩展原始图像的阶调范围,可以增加图像反差,避免图像灰暗。
在保留图像层次的情况下,RGB白场平均245%、暗场20%,CMY白场3%~5%、暗场90%~95%,K白场0%、暗场80%,这是理想化的数据。实际工作中,这种理想的图片连10%都不到,只能在原图基础上做相对调整。
比如,可以定义白场和暗场在原数据基础上有3档调整规范:微调约为3%左右的变化量,中度调整约为5%~10%的变化量,较大调整>10%的变化量。
阶调范围可以用色阶工具、层次工具来处理。如果原图阶调分布较好,接近理想状态,就用微调;如果原图阶调主要集中在中间区域,缺少明显的高光和暗调,就用较大调整;介于两者之间,就用中度调整。
例如,调整前的图像如图8所示,色阶工具调整如图9所示,曲线工具调整如图10所示,调整后的图像如图11所示。调整效果最直接地就是以直方图为参照,白场和暗场的滑标分别向直方图有效像素的边缘靠近,基本上就不会有大问题。
图8 调整前的图像 图9 色阶工具调整 图10 曲线工具调整图11 调整后的图像
2层次
层次是描述图像中明暗级别变化对比的一个概念。
一般把层次分为高调层次、中调层次、暗调层次3个大的范围。在阶调范围既定的情况下,可以借助调整工具对层次进行压缩或强调。常用的调整工具有曲线工具、色阶工具,其中,用曲线工具进行层次调整的操作过程更加直观,所以在此就以曲线工具为例展开说明。
曲线工具中预设了一些典型调整(较亮、较暗、强调对比等),如果要处理的图像符合这些典型特征,则可以直接调用预设,如图12所示。
图12 曲线工具的预设调整
实际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自定调整方向和调整量。调整方向可以理解为原图层次缺陷的逆方向调整,比如原图的中调层次偏暗,其调整方向就是将中调层次向明亮的方向调整(偏暗的逆向调整)。
方向确定后,就是调整量的变化控制,由于图像状态各异,无论是层次的强调还是压缩,都无法逐一具体定量,只能做一个相对的量化表述:在原数据基础上我们定义3档调整规范,其中微调约为3%左右的输出变化量,中度调整约为5%~10%的输出变化量,较大调整>10%的输出变化量(这点和前面提到的阶调范围所定义的量化一致,在后面涉及变化量时,也会沿用这个逻辑,以避免问题过于复杂化,从而造成理解的困扰)。
下面以中调层次调整变化来给大家示例说明:图13为调整前的图像层次及数据;图14为中调层次增强调整,调整量为中度,图像中调层次变得厚重;图15为中调层次压缩调整,调整量为中度,图像中调层次变得明亮。
图13 调整前的图像层次及数据
图14 中调层次增强调整,调整量为中度
图15 中调层次压缩调整,调整量为中度
至于层次调整的变化方向和调整量级,与图像效果决定者的需求相关,这里只从技术角度来介绍一些方法,以便能更好地实现需求变化,与审美无关。
3色调平衡
色调平衡是指图像的整体色彩倾向出现偏离时的一种修正操作。
判断图像是否存在色调失衡的参照物一般为中性白、中性黑、中性灰、固有色是否在非常规条件下产生了环境干扰。常用调整工具有自动色阶、自动曲线、色彩平衡、可选颜色以及这些工具的组合。
按照图像色调的偏离程度,对应的调整量也可定义为3档:微调约为3%左右的输出变化量,中度调整约为5%~10%的输出变化量,较大调整>10%的输出变化量。
图16为一幅国画,根据国画的基本特征和中性灰色来判断,此图带有明显的色调偏离,需要进行平衡修正。
图16 色调偏移的国画
针对该图,使用色阶工具中的自动灰场功能,是一个直观、有效的处理方法,在使用前首先需要对自动灰场的目标值进行预设,如图17,然后在图像中有色调偏离的中间调区域点击取样并确定,就完成了修正工作,如图18。
图17 对自动灰场的目标值进行预设
图18 对色调偏移的国画进行调整
也可以在自动修正的数据基础上,人工进行一些数据调整,以便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同样,使用曲线、色彩平衡等工具,也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在本例中,色调平衡修正使用了较大的修正量。
4色彩
色彩反映了图片中颜色的基本状态。
可以从色彩属性(明度、色相、纯度)来进行调整控制,另外需要关注一些记忆色(天空、肤色、墨色等),不要出现明显偏差。可使用色彩平衡、可选颜色、色相饱和度工具来控制。
在实际图像处理中,色彩处理可以归纳为强化和弱化两个方向,对应的调整量也可定义为3档:微调约为3%左右的输出变化量,中度调整约为5%~10%的输出变化量,较大调整>10%的输出变化量。
图19为色彩调整前的图像,为了更好地表现图像的色彩效果,使用色相饱和度工具做了整体颜色加强操作,以图中参考线交汇处的红色样本点作为颜色代表,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数据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外观变化。
图19 色彩调整前的图像
使用自然饱和度工具进行颜色的中档加强处理后,整体颜色饱和度有了明显变化,如图20所示。
图20 经过色彩饱和度调整后的图像
如果对某些特定颜色还不满意,可以使用可选颜色功能进行针对性调整,图21中对天空颜色进行了二次修正。
图21 经过可选颜色调整后的图像
另外,一些涉及记忆色的偏差修正也属于色彩处理的范畴,如图22中的天空和国旗,国旗明显偏品红色(与我们记忆中的大红颜色相比较),天空明显偏紫色(与我们记忆中正常条件下的天空颜色相比较)。
图22 记忆色有偏色的图像
记忆色的偏差是一类敏感的色彩问题,需要借助色相饱和度、可选颜色等工具来校正。针对图22,用可选颜色工具进行处理,过程如图23所示。
图23 调整记忆色的偏色
通过图24修改前后的对比效果可以看出,修改后的天空色和国旗色与记忆中的颜色基本吻合,不会引起视觉的过度反应。
图24 记忆色偏色调整前后的图像比较(左图为调整前,右图为调整后)
5清晰度
考虑到图像将来要应用到印刷领域,半色调加网会降低图像清晰度,所以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要适度强调图像的清晰度。
一般情况下,风景、静物类图像在屏幕预览状态下,要微微出现明显的“边饰感”,书画类、人物肤色类则要避免“边饰感”的出现。
图25为未经清晰度处理的图像,原图清晰度在连续调状态下是可以接受的,但用做半色调时清晰度就显得不够,要适度做补偿。
图25 未经清晰度处理的图像
通过USM锐化工具,适度的补偿后效果如图26所示。
图26 经清晰度处理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补偿具备不可逆转的特性,一定要避免。图27是过度补偿的效果,字的边缘出现了明显的边饰,使得书法有失真的感觉。同样,人物类原稿也要避免此类情况出现。
图27 清晰度处理过度的图像
图像经过阶调范围、层次、色调平衡、色彩、细微反差几个方面的处理,基本上就完成了在原图基础上的优化工作,当然有些客户会提出一些特殊要求,属于非常规范畴,此处不再展开说明。
RGB图像转换CMYK图像
RGB图像的特点是色域大、饱和度高、层次丰富、阶调范围大、细微层次丰富,常用的RGB图像的色域有sRGB、AdobeRGB等。但传统印刷机和数字印刷机都是采用CMYK颜色来印刷,常用的CMYK图像的色域是国际标准ISO 12647-2规定的色域。
RGB图像转CMYK图像最常用工具的还是Photoshop,打开一个RGB图像,在编辑菜单中选择转换为配置文件,如图28所示。
图28 转换为配置文件
关键是选择一个正确的印刷ICC文件作为配置文件。一些标准的ICC文件并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的印刷状况。因此必须修改ICC文件,或者重新制作一个新的ICC文件。
RGB图像转换为CMYK图像的ICC文件的要点是:印刷油墨总量限制,印刷网点增大率,灰平衡的要求,黑版生成(是采用长调黑还是短调黑,如果是短调黑,要决定黑版起始点)。
采用系统标准ICC文件转后的CMYK灰平衡曲线如图29所示,显然不符合印刷需求。
图29 采用系统标准ICC文件转后的CMYK灰平衡曲线
采用修改过的ICC文件在我公司普遍应用于人物、风景、油画、器物、单品等RGB图像转为CMYK图像,其灰平衡曲线如图30所示。
图30 采用修改后ICC文件转后的CMYK灰平衡曲线
由于国画、水墨画以墨为主、色为辅,因此需要用长调黑来体现,因此采用长调黑的ICC文件,转换结果如图31所示。
图31 采用长调黑的ICC文件转后的CMYK灰平衡曲线
CMYK图像处理
1高光平衡和总墨量控制
由于高光区属于视觉敏感区,所以在将图像从RGB模式转为CMYK模式后,其颜色数据的平衡就显得很重要了,这里的平衡需考虑纸张特性。
假如在一类涂布纸上获得的宣纸色效果的最佳网点匹配数据是C3%、M4%、Y6%、K0%,而图像从RGB模式转为CMYK模式后,得到的数据是C4%、M4%、Y5%、K1%,尽管分色版只有1%的误差,还是要将这1%的误差调整到最佳数据,这就是所谓的高光平衡。
现在平张胶印在一类涂布纸上的总墨量可以达到约360%左右,因此图像如果是全阶调类型的,在CMYK模式下,总墨量不足时,要适当给予补偿,从而给印刷提供一个足量的分色基础。
2反差补偿和中间调亮度补偿
由于RGB模式和CMYK模式存在色域的差异,从大色域的RGB模式转成小色域的CMYK模式后,图像反差整体被压缩,中间调亮度也相应降低,需要适当做些补偿来提升视觉效果。常用工具是亮度/对比度工具。
3灰平衡处理
灰平衡是印刷领域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是在特定的印刷环境、油墨、版材、承印物等综合条件下获得的一组最佳灰色匹配数据。我们要将实际的图像灰色调数据和这一组最佳灰色匹配数据做比对,找到差距,并予以修正。
假如在一类涂布纸上获得的中间调灰色效果的最佳网点匹配数据是C50%、M43%、Y43%、K0%,而实际数据是C48%、M45%、Y43%、K0%,就需要把每个分色版的误差调整到最佳数据,这就是所谓的灰平衡处理。
4色彩补偿
CMYK的颜色极限值和RGB的颜色极限值是一种模拟映射关系,超CMYK色域的RGB颜色转换成CMYK颜色后,颜色偏离是非常明显的,要进行色彩补偿来缩小(不能做到完全)颜色偏差。
在保证颜色层次的前提下,大部分情况是做基本色的加强和相反色的减弱。常用工具有自然饱和度、可选颜色工具。
5客户特殊要求处理
有些客户会提出一些特殊的处理要求,来满足现图像的视觉呈现。在理解客户意图后,须充分调取Photoshop中的调整指令、效果指令、特定滤镜等,来满足客户要求即可。特殊要求没有一般规律可言,这里不再详述。
总之,印刷数字工作流程中的图像处理具有半结构化的特征,无法给予一个确定的程序列表和相对应的明确数据来完成操作,只能在图像的原始风貌上借助软件工具进行强调、弱化、平衡、分配、补偿等综合操作,从而影响图像的视觉外观,满足图像在印刷载体上的表达需求。
(本文作者供职于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